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专家戴欣:南沙应发挥区位优势,探索打造践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区
(原标题: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专家戴欣:南沙应发挥区位优势,探索打造践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区)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江珊 南沙报道
“走出经济阴霾,需要‘技术进步’。也就是当前需要积极践行新质生产力发展,紧抓产业科技创新。从地理区位优势来说,南沙处在广州、深圳、香港、澳门这个区域的中心位置,更加适合立足湾区、面向世界,承担起汇集和联动各方面资源的角色,探索打造践行新质生产力的‘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区。”
7月10日,在广州南沙“高质量发展·高水平服务企业”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中山大学软件工程学院产业数字化服务中心主任、广东省制造业数字化转型50人会专家戴欣接受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专访时提出,南沙肩负着国家寄予厚望的“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使命,关键在于能否探索出“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的新范式,从而成为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动力源。
技术进步是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关键戴欣认为,科技创新就是经济学领域广泛讨论的“技术进步”。技术进步的经济含义,以及对经济增长的重要贡献,成为了新质生产力将“技术革命性突破”作为三大因素之首的原因。这也是戴欣多年研究数字经济和经济增长的关键问题。
“经济何时走出低谷,很多经济学家会说,要等待技术进步。其实就是要让新技术广泛应用到众多经济领域和层面。更准确地说,技术革新改变了产品和服务的内核,实现了性价比更高、产出更高效,满足需求更贴切细致,更有利润,更有市场。这也是我国当前大力推动消费品以旧换新、带动新一轮经济增长的底层逻辑。”戴欣进一步解释到,“微观上看,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是,新品如何高效地研发出来,然后不断地进行市场测试直至被市场接受。也就是说,有了技术方案之后,新品能否高效研发并转化成市场所需,成为关键。”
戴欣认为,这需要一个聚合各方协作的生态体系,并非大企业单独所能为,需要政府部门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和发展机制,目前在各地还未见到体系化的成果模式,因此,建议南沙把握机遇以此为突破口,建立其未来发展独特的优势。
两组关键词重新定位南沙随着粤港澳大湾区融合发展不断深入,如何重新定位广州南沙?戴欣用两组关键词进行了形象的解释。
“我想先讲一组关键词,第一个是湾区的南沙,第二个是世界的南沙。”戴欣表示,随着深中通道的打通,南沙更适合代表广州践行广深合作,力行“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使命。
南沙接下来发展就不单是依靠广州为主的力量,而是可以快速聚合湾区的力量,人口规模快速增长。一方面,深中通道的连接,南沙可借力和学习深圳科创体系的更快发展产业科技创新,另一方面,可以快速连接周边的中山、顺德、江门等地大量产业资源。从而形成南沙的独特优势。
在面向世界方面,南沙在聚集湾区科创和产业资源,走通创新生态模式之后,可进一步连接和吸引全球相关产业资源。进而面向未来的创新发展体系,布局更加前沿的技术和产业,打开更大的发展空间。南沙未来应该是面向全球吸引科创力量聚集,打造科创孵化和转换的生态协作区,探索产业科技创新发展新模式。
“另一组关键词是深圳、松山湖、硅谷。”戴欣提出,南沙要拿出当年深圳发展的开荒牛精神,建设科创中心和商贸中心,学习松山湖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孵化转化基地的成功经验,以及学习硅谷探索出自己的产业科技创新的机制和模式。
他具体以学习松山湖为例谈道,“2017年,我们团队去松山湖访问了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创办者、大疆董事长导师李泽湘教授。他讲到在松山湖做机器人创新研发,会比硅谷迭代更快,且研发费用更低。因为机器人所需要的各类零配部件工厂,分布在研究院周边,绝大部分15分钟车程就能去到。相比之下,我们可能在3至7天内就能拿到配件,而硅谷可能需要1至3月,这样研发迭代效率高出6倍,人工费用却大概只有六分之一。”
戴欣总结,松山湖机器人研究院孵化创新团队的优势,就在于能够快速地连接周边、快速拿到配件、快速地获得产业支持、快速地开展研发迭代产出。如果再配有国内外商贸中心,快速测试市场达成规模销售,将更快融入经济双循环。
打通产业创新链条的扶持路径结合前述分析,戴欣认为南沙应基于自身定位和优势,建设产业科技创新孵化和转化基地。“我们要把南沙本地已经有的,以及中山、广州、深圳重点发展行业的合作机构、企业能力、研发资源,进行梳理和连接,通过数字化协同关联。南沙可以先围绕几个重点发展产业,建立起以转化为瓶颈突破的‘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区。”
科创团队的核心技术往往是做好核心部件设计,自身不具备打样能力,核心部件相关生产资源能支持做出样品走通初试和中试,且后续还可以支持规模生产。“终端客户要的是成品,而不是配件。”他进一步解释,核心部件必须装入到成品,也就是还需要各类配件、外壳包装等配套支持。南沙发挥覆盖珠江口东西两岸产业腹地的优势,从区位上,连接周边相关产业配套资源是最经济的。
研发成果最终检验场一定在市场。戴欣表示,南沙还要帮助科创团队解决两个面向市场的问题,“第一,要让研发的新品有市场测试的机会,更早期我们需要让他研发的demo版本,可以测试典型用户。第二,经过用户测试,就需要达成销售,我们要有一个交通便利、人才聚集的商业中心,让更多的商业人士可以到这里来,一想到我们未来产业科技创新的新产品,就到南沙来商务交流和延伸。”
他还提到,南沙近期出台《南沙区优化企业服务助力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新提出将推动政策兑现事项标准化管理,简化兑现程序,压缩兑现时间,加快出台“免申即享”工作方案。“过去大部分的产业政策都‘躺’在条文中,需要企业自己去看哪些适合自己再去申报,然后还涉及评审、验收等复杂流程。对于大部分的创新型小团队来说,很难去推进申报流程。我们要让凡是到这边做科创的,哪怕再小的团队,他需要产业资源配套,都可以公平获得。”
可从高校科研机构的科创孵化体系起步重点发展的产业科创及打样资源聚集并不容易,戴欣认为,在各家都在观望时,可以从建立高校科研机构的科创孵化研发体系开始,形成高效的“协同研发+打版”中心,“类似过去高校科研打版,要自己各处找资源各个配件做出来组装,大概需要100-200天。南沙如果能够实现1-2天就做出来,初期可能10-20天,将形成其他地区无法比拟的优势,成为科创团队开创事业的最理想之地。”
他建议,南沙应该与香港科技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等高校连接,建设一个大学成果转换、共享的园区和基地,进而面向国内外更多高校研究机构来试行。高校之间应该各取所长,共享技术来实现成果的转化。
进一步地,尝试在南沙系统性解决产学研转化中,彼此相互需要但又不容易合作到位的痛点,形成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之根,进而不断吸引更多业界资源,根深叶茂。
香港、澳门有国际化一流高校和科研人才,很多年轻人海外留学,连接全球科技资源。戴欣提出,南沙与港澳历史渊源深厚,也一直定位于能成为港澳年轻人开创事业的沃土。所以,如果南沙建成高效的“产业科技创新转化”生态协作区,也将对港澳科创力量形成强大吸引力,“这也会是吸引全球科创力量的预演”。
- 上一篇:中成药: 攻克口炎、鼻炎、咽炎的神奇法宝
- 下一篇:青海春寿商贸有限公司被罚款四万元